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节 (第1/3页)
若是您还能上的了早朝的话。 二十年里,皇后贤良淑德,母仪天下,是天下女子的典范,没做过一样不合宫规之事,这个国母,可以说,无可挑剔。就连最爱挑刺的弹劾的朝臣,也没人弹劾皇后如何。 张公公觉得,若是皇帝明日在早朝上提出来,一定是一大片反对的声音。 皇帝闻言倒是不嚷嚷了,听从了张公公的建议,打定主意,明日早朝,就谈废后的事儿。 帝寝殿的消息,虽然被张公公瞒住了,但还是没瞒住刚刚踏出门口的皇后,皇后听的清楚,面上心里一起冷了下来,如六月的霜雪。 她站在帝寝殿屋檐下的台阶上,看着瓢泼的大雨,心里想着,这么多年,她就是做的太好了,今日就不应该冒雨来这一趟。 她把皇后这个位置坐的太好,反而落了个皇帝嚷出来要废后的下场。 皇后心里冷哼一声,她倒是看他到底能不能废了她。 皇帝打着小安儿谋害了皇嗣的口号,缉拿小安儿,朝臣们虽有微词,也劝谏,但没人死谏,毕竟,没抓到小安儿的人,不到生死定论的时候。朝臣也就任由了。 可是陛下若是因此废后,她就不信,朝臣们能坐的住。这么多年,她的声望和楚砚的势力,还有安家在南阳的百万兵马,以及清流一派的支持,可不是皇帝一人能做的了主的。 这么多年的帝位磨炼,没把陛下性子磨炼好,反而磨炼的自大了,谁给他的底气,帝王之位长久以来所有人的三跪九拜吗? 贺嬷嬷担忧地看了皇后一眼,小声喊,“娘娘。” 皇后拢了拢雨披,“回宫。” 贺嬷嬷点头,一行人护送皇后回了凤栖宫。 楚砚很快也得到了消息,在七皇子府,对着窗外的大雨,冷笑了一声,没说什么。 敬王也很久就得到了消息,心中大喜,立马派人给良妃送信,良妃也大喜,前往帝寝殿去看望皇帝。 皇帝与良妃没有恩怨,待良妃倒是十分的宽厚,脸色难得地好了些,给良妃脸面,留良妃在帝寝殿伺候。 良妃也很会说话,投其所好,又不经意地提了敬王十分担心陛下,惹得皇帝对敬王又多了父子慈爱之心,对良妃道,“朝事儿上,让小八多上点儿心。” 良妃心中大喜,面上不敢露出喜色,连连点头,“为陛下分担,是他的责任,陛下只管吩咐他就是了。臣妾也会督促他上心的。” 皇帝点头,心里想着还是良妃懂事儿。 第六十九章 京麓兵马(一更) 皇帝虽不英明圣明,但在安华锦的心里,以前除了多疑,倒也还过得去。如今,沉迷花似玉后,此等昏君,她倒还真不怕与他作对了。 先是派出禁卫军,再是派出五城兵马司,然后派出大内侍卫追踪,如今,发布海捕文书,再调京麓兵马大营的兵马。 兴师动众,只为了杀她。 安华锦落下棋子,脸上的笑渐渐消失,“我父兄八年前战死沙场,以前我觉得死得其所,如今,看陛下如此,方才觉得,不值。” 以前,她心中有怨,但却没多少恨,为臣者,忠君为国,是她自小信奉和所受的教导,守护边境,保大楚千万百姓安平,是她的信念。 如今,倒是恨怎么偏偏这样心胸狭窄沉迷女色只会阴诡算计的昏君坐上帝位,害人害己。 顾轻衍握住安华锦的手,“八年前,若是没有你父兄,南梁和南齐马踏南阳,直捣黄龙入大楚腹地,千万百姓家园被毁成亡国奴,如今,家园健在,百姓尚安,你父兄埋骨沙场,还是值得的。” “也是。”安华锦点头。 “调动京麓兵马大营的兵马是大事儿,就算是陛下为了你想调动,朝臣们也是不会同意的,一旦调用兵马,就是逼南阳王府反,陛下糊涂了,朝臣们可不糊涂。”顾轻衍落下一颗棋子。 安华锦一推棋盘,“又和棋了,你让着我,没意思,不跟你玩了。” 顾轻衍摇头,浅笑,“没让着你。” 安华锦撇撇嘴,“没让着我,怎么会是和棋?” 顾轻衍弯起嘴角,“你是对自己的棋艺,有什么误解?非觉得我能下过你?” 安华锦:“……” 她好笑,站起身,“你怎么能下不过我?少糊弄哄骗我。” 顾轻衍笑着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