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八章 韩馥,灭(三) (第1/2页)
“咻” “咻” “嘭” “嘭” 摇曳如刀光,尽管是白天,不仅刺耳,还十分的‘刺眼’。 刺亮了所有汉军士兵的心,越发的拼命战斗。 刺瞎了冀州军士卒的眼,光亮而又夺目,成了呆头鹅,怔怔的看着再次升空的信号。无数人因此化作亡魂,命丧当场。 刺破了冀州军的士气,一泄如柱。 溃败,就此开始……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哪怕先前的时候并不明白,但第二次的时候,除了傻子,还会有谁不明白呢! 援军! 哦,不,更应该叫伏兵,还是第二波伏兵。 仓惶充满心间,逃跑成了冀州军唯一的主题。 原本鼓声的停止,因为战局焦灼,无有闲暇去探究是为何,但十余位军中大将的牺牲,无疑让最直接的指挥体系濒临瓦解。 再来个两连击的伏兵。 好吧,你不逃,我逃,因为我想活着。 这是大部分冀州军士卒的想法,并在付出行动。 溃散在发生,此时,第三击来了…… “韩馥不要逃,留下命来!” “韩馥哪里走!” “韩馥跑啦!” …… 纷繁而又驳杂的声音出现在战场上,但没有注意这些,注意的是‘韩馥人呢’? 鼓台。 早已没了韩馥的身影,唯一还能瞧见的只有即将消失在远处的,耿武那略显萧瑟的背影。没人管萧瑟不萧瑟的问题,所有的冀州军,从上到下,所有人,心中想的是“韩馥真的跑了”。 真的跑了! 那我们也跑吧! 逃! 成了冀州军所有人的真实想法。不为别的,为了活着。并且,实际上,这些冀州军的士卒,并不是心甘情愿来攻打汉军的。或许有,但绝对是少数。 临近幽州的他们,早就听说了幽州的一切,尤其是麾下的百姓过得多么多么的滋润。可以说幽州的百姓是他们羡慕的对象,谁叫他们离得近呢! 就像一坛好酒,一盘美味佳肴,离得远,可能是道听途说,才知道其甘醇、美味,那离得近的呢? 是那种分明能闻到其香味,满口生津,恨不得立马吃到嘴里,却偏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 可想而知,其羡慕劲是多么的惊人。 要不是幽州的政策吸引了相当多的人,离开故土,去往幽州生活,韩馥也不会明令不让麾下的百姓迁移,让他们成了只有羡慕的份的人。 每每听到一些早先搬到幽州的远亲、近邻,诉说幽州的美好,心里的别扭劲别提有大,后悔的心态又有多么的强烈了。 是以,韩馥的离奇消失,不但加快了冀州军溃散的速度与范围。同时也让一些心向幽州的士卒,放弃了抵抗的想法,直接放下手中的武器,跪地请降。 他们很清楚幽州的政策,张羽的爱民形象已经从幽州传播到他们的耳中、心间,所以他们相信张羽是不会太过为难他们的,说不得还有机会一跃成为汉军士兵呢,那待遇,呵呵,简直是不敢想象啊! 算盘打得挺好,对幽州和张羽的了解也确实够深。要是张羽知道自己的爱民形象已经传播到其他州郡的话,大概会感到十分欣喜吧。要是戏忠等人知道了,那就不止是欣喜了,而是狂喜,而是狂笑。 皆因他们明白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无疑,这让张羽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助力,至少普通百姓那是相当欢迎的。 戏忠不愧是用兵的大家,当世顶尖的谋士,掐准时机,针对冀州军的第四击,立马发动,完成绝杀—— “降者免死!” “降者免死!” 随着第四军喊着招降的话语,第一军、第九军、第十军也在黄忠等人的带领下,大喊“跪地投降者免死”的话语。 战场的形势再次发生变化,一些处在内围,难以逃走的冀州军士卒,纷纷跪地请降。更有一些摇摆不定的人,也加入了投降的行列。唯有处在外围,以及不想做俘虏的士卒,死命的奔逃着。 另一边,得到出击信号的第八军,第十一军,纷纷出动。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拦截逃兵,为的就是能够全歼冀州军。而且,乐进所在的第八军,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截杀司马朗、司马懿兄弟;以及活捉冀州牧韩馥,以便于和平接收冀州,至少也能降低不少的损失。 这个时候,主战场渐渐的归于平静,只有零星的几个地方还有人在抵挡,其余人出了逃,就是投降。第四军、第一军等汉军部队,也就忙着收押数量不低的俘虏,以及追杀冀州军。 冀州军逃跑的士卒们,